成立之初的北京欧美同学会

发布者:统战部发布时间:2022-06-12浏览次数:10


1846年,有三名中国孩子随美国传教士布朗赴美国耶鲁大学读书,他们就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黄胜、黄宽和容闳,他们打开了古老华夏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几十年后的1913年,一群自欧美归来的学子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归组织欧美同学会,提出了留学救国、思想救国的新理念。

欧美同学会的成立缘于民国外交官顾维钧的提议。


清朝末年,在容闳等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下,清廷遣派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此后政府每年都选派学生出国学习。这些学生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和天津成立了留美、留英、留法比德等同学会。随着“海归”人数的不断上升,留美出身的顾维钧倡议“把各国留学生联合在一起”,“每年聚餐三四次,举行社交集会,回忆学生时的欢乐”。顾的建议得到梁敦彦、周诒春、颜惠庆、王正廷、詹天佑、叶景莘等人的支持和响应。


1913年10月,欧美同学会在北京成立,首任会长梁敦彦,顾维钧被推为总干事。同学会的宗旨是“修学、游艺、敦谊、励行”,为体现中西结合的精神,欧美同学会特将会标设计成一支毛笔和一支鹅毛蘸水笔,毛笔位于前方,笔杆上方有“欧美同学会”五个中文字,笔杆的下方有欧美同学会的英文缩写。同学会会员皆为当时的知识界精英,可谓是群贤毕至星光灿烂,当时的报纸以“皆一时之俊杰”相评论。会员们每月缴纳两块大洋的会费,可获得四张餐票,可以自己使用,也可转赠他人,当时的许多知名人士都曾在欧美同学会聚会、消遣,这在他们的文章、书信和日记中都能找到记录。由于会员大都深受西方文化浸染,自由民主之风甚盛,所有活动参与者一律平等,不分彼此,即使是总理、总长,也“可直呼其名、号(字)”,从未有高官训话之说。据说有一次北洋政府高官曹汝霖想摆官架子,但受到会员们的冷落。


成立之初,欧美同学会并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后来会员们集资购买了北京南河沿街老喇嘛庙“普胜寺”作为会址。普胜寺原是明朝的皇家禁苑,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蒙古人俘虏,放回后即居于此处,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清廷在此旧址上建了一座喇嘛庙,作为高僧恼木汗在北京的驻锡地,赐名“普胜寺”。


欧美同学会购得普胜寺后于1918年、1922年、1925年几次重修扩建成现在的规模。扩建后,除设大会议厅外,还有餐厅、图书馆、游艺室、浴室、招待所等服务设施。欧美同学会自成立起就活动频繁,经常举行学术演讲、报告等,古老的普胜寺成为交流科学、传播学术的场所。


谈及欧美同学会的改建,同学会会员、著名建筑大师贝寿同不可不提。贝寿同是江苏吴县人,早年游学德、日,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是苏南工专建筑系和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的主要创办人,1925年应邀负责欧美同学会的整体建筑设计。贝寿同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建筑师,他设计的欧美同学会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特点,外观上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形式,但内部构造却是最流行的西方元素,考究、精致,门窗都是国内少见的乳白色,房间内皆有护墙板,院内花木扶疏,属于典型的民初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与欧美同学会的宗旨、理念不谋而合。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评论说:“至国人留学欧美,归国从事建筑业者,贝寿同实为之先驱,北京大陆银行为其所设计。欧美同学会则就石达子庙重修改造,保留东方建筑之美者也。”


欧美同学会的会议大厅简约、时尚、宽敞、明亮,可容纳一两百人,当时北京知识界经常在此举办各种文化和学术活动,也举行宴会或舞会,很多会员和一些新派人物还在这里举办结婚大典,如梁实秋、周培源、陈西滢、陈铭德等。才女凌叔华与学者陈西滢在欧美同学会举办婚宴时,他们的朋友胡适之以证婚人的身份发表了即席演讲:“中国夫妇只知相敬而不言相爱,外国夫妇只言相爱而不知相敬,陈君与凌女士如能相敬又能相爱,则婚姻目的始得完成。”胡适的这番“中西合璧”的讲话赢得了众人的一片掌声。


据顾维钧回忆,欧美同学会成立之初“丝毫没有政治目的”,但同学会会员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界精英,没有政治目的却并不讳言政治,爱国思想十分强烈,经常对国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其中最有名的两次发声当属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5年的五卅惨案。


抗战爆发后,欧美同学会大部分成员都撤离了北平。1949年后,欧美同学会在北京重新恢复活动,知名科学家严济慈当选为理事长。这时同学会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滞留国外的知识分子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在学会同仁的努力下,一大批海外学子冲破阻挠回到祖国。(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