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诺:统一战线的引线人和铺路人

发布者:统战部发布时间:2022-04-04浏览次数:688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1928年,他来到中国,担任《芝加哥论坛报》驻华记者。“九一八事变”后,他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批民主进步人士。193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引起他的关注,决定一探究竟。在宋庆龄的引荐和精心安排下,1936年夏,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寻找真正的“东方魅力”。

 

  毛泽东对第一位来苏区采访的外国记者十分重视,为便于采访,斯诺的住处被安排在离毛泽东所住窑洞不远的山脚下。毛泽东邀请斯诺到他的窑洞里,说:“这里很穷,出无车,食无鱼,不过我们以诚交友。”谈话通常从晚上9时开始,一直到凌晨2点多才结束。每次谈话前,都是毛泽东邀请斯诺吃辣椒馒头,或者由贺子珍用当地的酸梅做的甜食。后来,斯诺在传记中写道:“我们像搞密谋的人一样躲在那个窑洞里,伏在那张铺着红毡的桌子上,蜡烛在我们中间噼啪着火花,我振笔疾书,一直到倦得倒头便睡为止。”

 

  在这简朴的窑洞里,毛泽东和斯诺在4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过数十次彻夜漫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到北平后,斯诺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并于1937年出版发行了《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西行漫记》)一书。这是关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情况的最早最详尽的报道,它向世人宣传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情况,从而打破了国民党的长年封锁,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印度的柯棣华大夫等就是从中受到鼓舞,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革命根据地。这本书还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几年后大批青年学生奔赴延安的热潮,许多热血青年就是怀揣着《西行漫记》奔向革命圣地。

 

  对此,毛泽东对斯诺有着很高的评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像他那样,把我们这里的事公布于世……我们将永远记住,他的确为中国做了许多好事。他是第一个为了建立统一战线而作引线人和铺路人的,我们是不忘记这一点的。”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07—1972.02),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1928年来华,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和《芝加哥论坛报》记者。1936年夏,访问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每日先驱报》和《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逝世,遵照其遗愿,将其一部分骨灰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